今天看了「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」这个视频,现在自己总结下来。
支出是经济活动的驱动力。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。
信贷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。信贷简单说就是个人凭借信用向银行借款以增加自己的支出。信贷会产生经济周期。经济周期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。其中长周期一般持续75-100年,短周期持续5-8年。信贷的借款人会产生债务,贷款人产生资产。
因为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,所以通过信贷借来更多的钱,这样会增加另一个人的收入,另一个人的收入增加,就会使他的支出增加,这就会让另外的人收入也增加,通过这样一直循环,所以增长率(GDP)会呈上升趋势。但是这样也会使债务积累起来。
价格 = 支出金额 / 产销量。
如果收入的增长速度大于商品的生产速度,那么就会导致价格上升,进而导致通货膨胀。
这时央行会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。因为如果利率高,那人们会降低贷款频率和金额,反之利率低人们就会增加贷款频率和金额。
因为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,当利率提高,人们贷款金额少时,市场上的资金就会变少,债务也随之减少,这样就可以抑制通胀。
如果利率提的太高,抑制过了头的话,那就会产生通货紧缩。之后央行还会再减低利率,增加债务,这样经济又会扩张。
所以短期的债务周期一般由央行决定。一般持续5-8年。
如果经济一直增长,人们手中的资产也大量增值,股票市场一片欣欣向荣。
债务负担 = 债务 收入。
这样会产生下面一种现象:收入增加 => 债务负担可承受,同时资产增值 => 人们借贷购入资产 => 人们觉得自己很富有(但是存在大量债务)。随着时间的增加,长期债务负担变大(因为债务再慢慢增长) => 为了偿还债务,人们会缩减支出 => 另一个人的收入减少 => 人们的信用减少(之所以可以信贷,就是因为借款人有信用) => 信贷变难 => 偿还成本增加 => 支出减少 => 去杠杆化 => 紧经济下滑。
这种情况和经济衰退相似,但是不可能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挽回(这时利率已经接近0%)。
那么解决经济下滑有四种方式:
- 削减支出。
- 减少债务。
- 财富再分配。
- 发行货币。
个人、银行、政府、企业都会缩减开支。企业通过裁员来缩减支出,这就会导致失业率上升。同时人们也会担心自己存在银行的钱取不回来,就会产生“挤兑”的现象。挤兑就是银行被大批的存款顾客要求取回储金,因为银行没有那么多的现金储备,所以银行就极有可能会面临倒闭以及信用破产。个人债务也会产生违约。这就加重了紧急萧条。
减少债务的手段有延长还款周期、降低利率、减少还款额,以上几个手段被称为债务重组。债务重组导致债务消失,但是同时也导致收入和资产以更快的速度消失。债务负担日趋日渐沉重。
同时这也会影响到中央政府,导致政府收入减少(税收减少)。与此同时,由于失业率上升,政府需要拨出更多的失业救助金。但是政府没有足够的收入。这时政府想要增加收入,可以通过给富人加税的手段来实现财富再分配,政府通过富人的钱来救助穷人。这也会产生一个问题,富人会厌恶穷人,反过来穷人也会厌恶富人。如果萧条再持续下去的话,就会产生社会动荡。社会动荡可不得了。
为了避免社会动荡,现在还剩一个办法,就是增印货币用来购买金融资产和债券,这会增加资产的价格从而增加人们的信用。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。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就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失衡。
为了达到「和谐的去杠杆化」,就要通胀政策和紧缩政策达到一个平衡。如果收入比债务增长快,那经济会慢慢恢复。这个恢复时间一般要7-10年。通常人们又称之为「失去的十年」。
给大家的一些建议。
- 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。
- 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。这样会导致失去竞争力。
- 尽一切努力去提高生产率。这在长期会起到最关键的作用。